_一个中学教师的困惑
其实不想触碰这个主题,因为一定是心情不好才来写我不想做班主任,除去怕辛苦的原因,主要还是想逃避那份纠结,不想做那些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想把自己要说的,做的想清楚一点,有把握一点,毕竟从学校到学校,有太多的东西没来得及建立,价值观,世界观都有太多的缺失。到如今,我已经在学校干了20年,我发现,我还是想不通,甚至于连做科任老师,都感觉无比压抑,难以施展。
我们的学生,需要更专业的德育教育,而不是由未经培训的科任老师担任兼职,在语数英的课堂上渗透人生价值。我承认,有部分老师胜任有余,但我真的不属于那一部分人。
我们的学校,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德育,在领导的眼中,德育不过是如何减少学生惹事的几率,让他们更多地专注于学习,以便顺利完成学校的升学指标,在行内成为典范。在强大的升学压力面前,科任老师必须在德育和教学之间做取舍和平衡,很多人选择后者也许只是因为更擅长。于是,我们对令人乍舌的现象习以为常或者无能为力,脏乱无比的教室,集体作弊的考场,争抢课时的老师,屈从于各种压力的学生,到最后,我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价值混乱、势利无比的世界,每个人都自私无担当,追逐眼前利益和满足虚荣心。没有人可以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独善其身,我们已经沉沦,只是不想承认而已。
学生不是机器人,他们需要心灵的滋养的同时,更需要有人引导他们去认识社会,树立人生的目标,连学习为了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如何会产生动力。
老师也不是机器人,他们渴望有科学的职业分工,和明确的工作目标,好让他们在
自己的岗位上付出努力,而不必每日为各种顾此失彼的行为而自责。
要在一个将近六十人的课堂保证每一个人的听课效果,不是看起来那样简单。对科任老师而言,只有一节课的成功不叫成功,你需要维持这六十个人整整一个学年,甚至三年,直到他们毕业前每一节课的学习热情,而你上完了一个班,还有另一个班的六十个人在等着。
中国社会,逃避真正的德育教育,一切的思想来源于某个上层,思想政治课和心理辅导员并没有解决最根本的德育问题,他们的存在好比一个装饰物,没有功能却可以是负担。也许这么说过于苛刻,我们不可能要求在一个每日发生巨变的社会出现一种终极的思想认识作为师生,甚至是全体国民的行为准则。的确,那不切实际。但是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开放讨论的机制,让所有人参与完善这个准则,把一切的批评和建议记录下来,然后交给下一轮的接棒者,这样我们感到自己每一天走在进步的大道上。我们知道自己不是最好的,但我们了解到自己每一天做得更好,我们充满动力。
我们太需要看到进步,参与进步,我们不要成为传声筒,成为流水线上的工人,我们要为生命负责,我们不想枉度此生。
页:
[1]